近期,汽车零部件领域盛会频现,各大展会不仅汇聚了全球业内的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更成为推动产业交流合作、洞察未来趋势的关键平台,为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5 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零部件及服务展览会:全景展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2 月 21 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零部件及服务展览会(CINEVE 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展会规模宏大,展览面积达 2.5 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球的 587 家参展企业,共同展示了多达 4972 件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最新产品。作为我国首个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专业展,CINEVE 2025 以 “从设计到制造,从使用到服务” 为核心理念,全方位、全景式地呈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新技术成果与产品创新。
展会期间,诸多展商携前瞻产品与技术精彩亮相。在开幕式当天上午,第三届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大会暨出海论坛成功举办,现场盛况空前,参会人数突破千人。来自芬兰、墨西哥、亚美尼亚、菲律宾、巴西等 22 个国家大使馆的 66 位官员,以及 161 家车企相关部门负责人、118 家企业的 767 位供应链企业负责人,还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国际国内专家齐聚一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芬兰等 7 国驻华大使馆领导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国家的最新政策与市场需求,为参会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信息与明确方向。
当天下午,希腊、芬兰、墨西哥等 7 国大使馆分别举办了投资贸易洽谈会,吸引了 37 家车企负责人及 147 家供应链企业积极参与,成功搭建起直接、高效的供需对接与合作交流平台。此外,芬兰、墨西哥等 4 个国家的 42 家国际展商带来 127 件产品,与中国供应链企业和车企展开深度交流与合作。例如,芬兰的 Qt 公司展示的用于智能驾舱开发与优化的 Qt 软件框架,获得国内众多车企的认可;墨西哥的 Nemak 公司带来的新型轻质汽车铝合金 NemAlloy 等产品,也引发诸多供应链企业的积极问询。
展会现场热闹非凡,前瞻产品发布区人气爆棚。58 款影响造车行业的前瞻技术产品在此集中展示,涵盖具身机器人、空中成像、车载健康系统、AI 座舱、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显示技术、高算力芯片、固态电池、先进底盘系统以及轮毂电机等创新成果,这些前沿技术致力于解决电车行业痛点,推动未来 5 年行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专家和观众驻足观赏、深入交流。其中,乐聚机器人展示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成为明星展品,该机器人已助力一汽红旗、蔚来汽车等多家企业将作业效率从人工的 30% 提升至 50%,凭借强大的应用能力,吸引众多海外企业表达强烈采购意向。
展会特别设置的新车拆解演示专区同样亮点十足。该专区以 “八大主题专场拆解” 为核心,覆盖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领域。每个主题专场均设计了拆、比、看、修、学五大环节:现场拆解小米、特斯拉、比亚迪、吉利 4 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爆款车,对比八大主题下的 327 个核心零部件,展示行业首发的 58 款造车黑科技,资深专家边拆边传授维修技巧,老师傅还指导观众亲手体验拆车过程。这一活动吸引超过 60000 名专业观众及汽车爱好者前来观看,拆车的网红打卡点吸引超 80 位 KOL 打卡留念,通过他们的传播,拆车区全网流量破亿,成为全馆流量担当。拆车活动不仅加深观众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理解,也为参展企业带来巨大品牌曝光和商机。
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在本次展会上成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参展企业中有上市企业 52 家、国有企业 82 家,而民营企业多达 378 家,占参展企业总数的半壁江山。这些民营企业充分展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力与蓬勃发展态势,为国内外观众提供全面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契机。此外,本次展会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香港 TVB、贸易日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截至目前,已有 8 万名观众报名参观,展会将持续至 2 月 24 日。
汽车零部件行业盛会接连登场,引领产业新变革
2 月 21 日至 24 日,第 36 届中国国际汽车服务用品及设备展览会、汽车零部件行业盛会接连登场,引领产业新变革(雅森北京展 CIAACE)在北京举办。作为汽车后市场年后最早举办的全产业链盛会,本次展会横跨改装车、新能源车、燃油车三大赛道,吸引数千家中外企业参展。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中国在关键零部件生产方面占比不高。但如今,随着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逐步走向世界前列,供应链价值潜力巨大。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 1200 万辆,同比增长超 30%。在此背景下,今年展会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成为最大亮点。众多企业纷纷调整策略,紧跟市场变化。例如,来自日本的通用改装部件老牌制造商艾驰楷时(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HKS 中国),其总经理张丽丽表示,公司此前主要专注于油车产品,今年将重心转向线上销售,产品研发也聚焦电车领域。虽然电车不需要排气、润滑油添加剂等产品,但会开发轮胎、轮毂、刹车、避震器以及其他外观件。
佑旅优品品牌运营总监郭昊提到,当下用户画像变化显著,年轻新能源车主增多,需求也随之改变。佑旅优品今年在新能源配套的轻改方面重点布局,除原有窗膜、车衣和改色膜外,还在展会上推出智能小桌板、电动踏板等新能源轻改项目。江苏铠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晓雯也指出,用户对产品需求发生变化,如改色 TPU 需求旺盛,企业产品需顺应这一趋势,抓住市场机遇。同时,郭昊认为车企对第三方拓展服务商的态度从过去的封闭、半封闭转向开放,有利于第三方技术更好融入车辆。
市场变化的同时,行业竞争也在加剧。张丽丽坦言,十几年前改装圈选择较少,如今随着中国产品品质提升,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不过她认为,HKS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以及产品全线覆盖。郭昊表示,行业竞争有两个方向,如果单纯价格竞争,可能导致部分品牌和厂家牺牲技术和用料,但现在更多倾向于技术研发,这对行业发展有利。
从行业数据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 年 1 - 12 月,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累计达 1056.1 亿美元,同比增长 6.8%;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 294.4 亿美元,同比下降 1.4%。《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 2024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单显示,中国汽车公司上榜总数进一步增加,整体排名提升。2025 雅森北京展的观众数据也体现了这一趋势,前三天观众人数同比增长 35.6%,国内观众与国外观众比例为 95.9%∶4.1%,国外观众占比同比上升 0.9 个百分点,人数同比增长 20.1%。郭昊表示,如今中国企业在膜类产品、新能源汽车其他配套产品等方面逐渐领先,很多海外客户前来采购,对产品性能和报价感到惊叹。
2025 第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及汽车模具展览会:聚焦华南,展望产业未来
2025 第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及汽车模具展览会作为 autotech2025 华南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于 2025 年 11 月 20 - 22 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办。此次展会将集中展示丰富多样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包括各类汽车铝、镁合金压铸件、铸件、锻件、金属冲压件及加工成型精密部件等;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冷却系统、制动系统部件,以及内外饰部件、汽车轮毂等。
同时,展会还将呈现汽车零部件自动化加工及检测设备、加工技术及成形工艺装备、汽车模具 / 材料及配件、汽车模具工艺技术及成型装备,以及 ev 车零部件及加工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先进产品。这将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个交流合作、展示成果、把握行业趋势的优质平台,推动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与汽车模具行业的创新发展,助力汽车产业整体升级。
这些汽车零部件展览会不仅是企业展示产品与技术的舞台,更是行业交流合作、洞察市场趋势、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转型,汽车零部件行业将持续在创新中前行,为未来出行带来更多可能。